刘学智教授主编《关学文库》荣获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
备受关注的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典礼于10月29日在湖南大学大礼堂隆重举行,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董嘉耀、许戈辉联袂主持了当天的国学大典颁奖典礼。本届共有29部著作荣获“国学成果奖”,我校政治经济学院刘学智教授和原西北大学校长方光华教授为总主编的《关学文库》荣获该奖,刘学智教授登台领奖。同时获得本届“国学成果奖”的还有,孙机、李泽厚、杜维明、余英时、陈来、萧涤非、孙猛、陈尚君、王子今等海内外著名学者相关著作。西北大学名誉校长,西北大学、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张岂之先生荣获本届“国学终身成就奖”,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佛光山星云法师等获得“国学传播奖”。
“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奖”是由千年学府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凤凰网、凤凰卫视、敦和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大型文化公益推广活动,旨在通过“互联网+国学”的传播方式,推动国学研究与传播的健康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华人的文化自信。著名学者,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担任本届国学大典总顾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孔子基金会等七大机构提供学术支持。该奖是目前国内级别最高的民间国学大奖。
作为海内外最重要的国学盛典,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奖项评选以持正、公允为指针,经海内外200多位学者的提名推荐与严苛评审和实名投票,奖项各归其主。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也已成为国学研究领域的年度风向标。
>>>延伸阅读:
阐幽探微 上下求索
——访政治经济学院刘学智教授
作者:刘婕
周日早晨七点,政治经济学院办公区响起了一阵脚步声,打破了休息日清晨的安静。随着钥匙的旋转声,三层一间教授工作室的门被打开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走进办公室,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三十多年来,几乎每个节假日,在政治经济学院办公区都能见到这位老先生的身影,他就是研究中国哲学的刘学智教授。
中国哲学,是一个庞大的研究领域,资料浩瀚,头绪复杂。先秦诸子的政治论、汉代哲学的宇宙观、魏晋玄学的本体论……要将上下几千年中国哲学发展的历程进行精心梳理,更是一项艰巨的工程。1990年到1993年,趁儿子外出当兵,身边少了很多琐事的干扰,刘学智教授抓紧时机进行了大量的书籍阅读和文献梳理。“我是34岁才开始接触中国哲学的,已经没有了‘笨鸟先飞’的条件,所以只能‘笨鸟疾飞’。另外,文革中批判传统‘四书五经’的经历,让我在阅读古典文献时觉得异常困惑和艰难。”
为了挑战自我,同时在哲学领域寻找研究的突破口,他常常夜以继日,埋首穷经。多少个夏日的深夜,汗水浸透了衣衫、蚊虫叮咬着身体,他浑然不觉。就这样披星戴月、筚路蓝缕、耗时三载,他终于突破当时盛行的写作结构,写出了《中国哲学的历程》这本具有中国特色的介绍哲学历史的书籍。在这部研究著作中,主要参考文献就占了整整五页,其中包括古代文献63本,近代文献55本。该书出版后,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被称为是“一部有力度、有深度、有新意”的研究成果。
1998年到2006年,刘学智教授用了整整八年的时间,深入研究,几易其稿,与张岂之先生一起主编《中国学术思想编年》(六卷本)。此书以编年体史书的体式叙述了中国从先秦至清末三千多年学术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其中他本人撰写的《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总计106万字。 2007年,该书入选首届国家新闻出版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郭齐勇先生盛赞“该书有填补空白之功。”陕西社科联名誉主席赵馥洁评价道:“以丰富资料为基石、以广阔学术视野为背景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远远胜过一些仅靠片面史料甚至孤证而得出结论的学术论著。”
刘学智教授从不满足于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不断开拓自己的研究领域,不仅涉及儒学、道家和道教、佛教、宋明理学特别是关学等研究领域,还对韩国李朝时期的思想家曹南冥的学术思想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在其所著的《关学、南冥学与东亚文明》一书中 ,不仅涉及了张载及关学研究、曹南冥的学术思想研究,还包括了儒学与东亚文明的研究。
“在中国哲学大的范围内,只有懂得多家才能弄通一家,只有贯通整个中国哲学史,才能弄清某一断代、某一学人的思想”,因此他始终秉承这一原则,广泛涉猎,并提出了很多有见地、有影响的学术观点。
2015年8月,刘学智教授主编的“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关学文库》正式出版。《关学文库》是我国第一部对关学基本学术文献进行点校整理与研究的大型丛书。刘学智教授担任总主编,负责统筹安排项目进展,同时完成其中三本书的编撰。
如果在“刘学智”名字的后边冠一个头衔,那只能是教授,或者学者。 在刘学智教授眼里,搞学术研究是大学教师的基本职责,“大学教育要站在学科前沿,因此大学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站在学科前沿。”没有行政职务的干扰,也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使他能够几十年如一日潜心于学术研究,并将此视为一件自豪和骄傲的事情。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位很纯粹的“老先生”,“刘老师不关心‘名’,不关心‘利’,只会踏踏实实地做学问,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只管躬耕,不问收获的老农民。”他的学生高华夏如是说。
古稀将近的刘学智教授依然在进行着自己的研究。目前,他一人同时主持着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释、道三教关系史研究》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重点规划项目《关学文库》两项重大课题。
尽管在中国哲学中,道家思想主张“无为”。然而,刘学智教授却认为“无为”是有前提条件的。他说:“人生经历是无法改变的,但个人的努力程度可以控制。不负此生,就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文章原载于《陕西师大报》第547期二版
图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官网编辑/魏珂
责任编辑/张莹